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生活环境 >> 盘点5类为动物做的景观设计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种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当物种减少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自然会受到影响。
为了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许多设计师通过有意识的规划和设计来管理建成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我们盘点了近些年出现的成功案例,并按照服务对象将其分为了5类——
01
昆虫旅馆,变废为宝?
或许你会认为并没有必要为昆虫提供保护设计,因为他们看起来,无论是体型,还是对自然界的影响,似乎都是如此的微乎其微,很多人对它们唯恐避之不及。然而位于食物链下层的昆虫们其实支撑着大部分动物在地球上生存。
年,为了唤醒公众保护昆虫的意识,一股“昆虫旅店”设计热潮在伦敦掀起。昆虫旅店是人类为昆虫建造的住所,大小和形状并不固定。由ARUP事务所设计的“昆虫旅店(TheInsectHotel)”一举夺得了主题设计大赛的冠军。它的样子与蜂巢类似,由一个个格子间组合而成。与蜂巢的不同之处在于,ARUP“昆虫旅店”的格子是由数控机床切割出来的不规则体。设计师通过把20mm厚的桦木胶合板松散的拼接到一起,创造出长mm、宽mm的旅馆立面。
△ARUP昆虫旅店
?ArupAllrightsreserved
填满旅店格子间的是回收来的木材,枯枝落叶,砖块和周边地区的碎料。同一棵树上不同种类的枯枝落叶满足着不同种类的昆虫的需求。比如蝴蝶和飞蛾更喜欢干木片和树皮做成的一系列垂直凹槽,而一些甲虫幼虫需要腐烂的木头来进食和生长。这些不同的栖息环境保障了入住昆虫的多样性。
△ARUP昆虫旅店
?ArupAllrightsreserved
但填充材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是专为蜜蜂打造的旅店(如下图),设计师需要明白大约五分之一的野生蜜蜂是利用现有的,例如木头、石头或茎秆的孔洞来产卵。一些放了空蜗牛壳、透明压克力管填充物的旅馆不仅不能供蜜蜂生长,甚至会直接导致卵的死亡。
△适合与不适合填充蜜蜂旅店的物品
?Flora
ARUP“昆虫旅店”的立面呈现出泰森多边形的特点,这种图案经常在自然界中发现,比如蜻蜓的翅膀。但“昆虫旅店”的形式并不拘泥于此,很多设计师从不同的地方获取灵感,搭建出各种各样形态“建筑物”。
△ARUP昆虫旅店立面与泰森多边形
上图?ArupAllrightsreserved
下图来源于网络
△仿照传统巴伐利亚山的小木屋设计的昆虫旅馆
?GermanWomeninProperty
△昆虫旅馆立面图?GermanWomeninProperty
①1层放置了砖块,用以吸引蜜蜂和蜘蛛
②2层是装有树皮的带百叶窗的木箱
③3层堆置了小木块
④房檐里是为草蛉虫准备的竹子和为瓢虫准备的多孔原木
⑤为蜘蛛准备了有树皮覆盖的屋顶
⑥昆虫友好植物填满了“阳台”
△昆虫旅馆“BrookfieldBugBuddies”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昆虫旅馆“BumblebeeCityNesters”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留鸟的居所:鸟砖
城市里生活着一些可爱的家伙,比如窗外叽叽喳喳的麻雀,传说中会带来喜事的喜鹊,和黑压压的成群的乌鸦们。它们经常在奇怪的地方筑巢,比如松散的砖下,建筑的破旧的通风口里。
随着建筑物被不断修缮以提高隔热功能,绿地随着城市化渐渐消失,这些留鸟正在失去相当多的筑巢选择。一位英国学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试图通过自己发明的“鸟砖(BirdBricks)”来解决这些问题。
?HughHastingsandtheDuchyofCornwall
鸟砖是一个为麻雀及类似体型的鸟儿提供的遮风避雨的地方,由五个空心砖块搭建而成,中间围合出来的孔洞被砖塞塞住,形成了理想的密封空间。砖塞上的洞直径为3.2厘米,足以让麻雀(或其他更小的鸟类)进出筑巢,同时也能阻止不速之客进入。
△鸟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砖可以在白天缓慢的吸收热量,并在晚上释放出来,这有助于保护鸟蛋的安全。它可以被嵌入房屋或花园的墙壁中,布置在距离地面1.8m-4.6m的地方,为鸟类提供一个可持续的筑巢地点。鸟砖装置的维护成本很低,每隔2到5年,可以移除砖塞,清理空腔,然后恢复原样。
△鸟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鲑鱼走廊:西雅图中央海堤工程
鲑鱼洄游是北美洲西海岸最重要最著名的生态现象之一,每年,上亿条鲑鱼完成各自在海洋中长达3-5年的觅食、生长,达到性成熟后,展开五千公里的返乡之旅,回到出生地的淡水河流里繁育后代。西雅图海滨就是鲑鱼洄游的必经之地。
年至年间零零散散建造而成的西雅图海堤,在75年间潮汐、风浪和虫蛀的侵蚀下存在着很大的结构上的安全隐患。伴随着海滨的城市化,该地区一部分天然的潮间带栖息地正渐渐消失,曾使这里热闹非凡的鲑鱼也一并消失了。
△西雅图海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雅图堤岸的鲑鱼栖息地面临着掠食者和食物匮乏的严重挑战
?MagnussonKlemencicAssociate
大量的自然光是恢复鲑鱼的洄游路线所必需的要素,90%的西雅图海滨都被码头和其他水上构筑物遮盖住,形成了幽暗的陡峭的水下环境,这使得幼年鲑鱼几乎不可能经过那里。水越深,鲑鱼被捕食的几率就越大。于是设计团队开始研究幼鲑鱼洄游所需要的光线水平和水深条件,试图重新建立起长期中断的鲑鱼洄游路线。
△不同情境下的鲑鱼洄游走廊截面
?JamesCornerFieldOperations
场地原有的地面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光线。在尝试了多种方案后,设计师最终决定在人行道中使用定制的混凝土透光面板。嵌入其中的玻璃铺装具有特定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工程师分析比对了不同方案的光穿透水平和结构稳定性,以确保能为人行道下方的鲑鱼走廊提供最佳的自然光线,同时能与未来的海滨长廊的设计自然衔接。
△透光面板方案推演过程
?JamesCornerFieldOperations
△3d建模软件使设计团队预估出有多少光线会照射到鲑鱼洄游走廊上
?MagnussonKlemencicAssociates
△透光板建成效果
?MagnussonKlemencicAssociates
△站在鲑鱼洄游走廊里向上看,可以看到预制混凝土架,透光板,临时水阀
?MagnussonKlemencicAssociates
△在建成后的走廊里发现了一条小鲑鱼
?Seattle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
西雅图中央海堤工程不仅巩固了堤岸,盘活了岸上的公共空间,还为堤岸之下的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完美的解决了水生栖息地问题。
04
3D海洋农场和牡蛎建筑
年,由几个球、几条粗绳子、几个大笼子组成的3D海洋农场成为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25个最佳发明之一。农场位于海平面以下,具有修复性的海藻和扇贝、贻贝、牡蛎等贝类产品占领了整个竖向的海水空间。
△3d海洋农场示意图
?WaterBrothers
农场的开发者BrenSmith搭建了海藻+贝类共同养殖的模型。海藻被称为“水下的热带雨林”,它吸收CO2的能力是陆地植物的5倍。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海藻有效的降低了海水酸性,为贝类生物创造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3D海洋农场养殖的海藻
截自视频:BrenSmithVerticaloceanfarming
贝类中的牡蛎是海洋中不可或缺的宝物。它可以从一端吸入藻类腐屑,经过神奇的消化器官,从另一端排出干净的海水。一只牡蛎一天能过滤升水,相当于10桶饮水机桶装水!它还可以将身体变得稀薄,互相粘合,形成巨大的牢固的礁状结构,缓冲海浪的侵袭。
△牡蛎作为生物过滤器
?SCAPELandscapeArchitectureDPC
虽然开发者最初只是为了贝类生物创造生长环境,但事实表明,3D海洋农场最后变成了一个类似人工礁石的存在,吸引了种物种来这里进食、躲藏和繁殖。
△打捞上来的箱子上附着了海星等生物
图片截自视频:TED×BrenSmith
△3D海洋农场生长的贝类
图片截自视频:BrenSmithVerticaloceanfarming
类似的设计也在栅栏礁石州立公园出现过。栅栏礁石州立公园位于纽约港,过去这里多样而立体,岛屿成串,而在某一段时期却因疏浚而被平整。SCAPE团队用成本极低的“毛茸茸的绳子”和一系列木桩编织成网,形成类似“礁石”的结构。成年牡蛎栖息在设计师编织的网络上,创造出可减缓波浪的礁石,随着时间的增长,形成了丰富的三维马赛克镶嵌体景观。
△支撑结构模型
?SCAPELandscapeArchitectureDPC
△栅栏礁石州立公园
?SCAPELandscapeArchitectureDPC
05
野生动物走廊
栖息地碎片化严重威胁着物种多样性。种群长时间得不到交流,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近亲繁殖严重而衰退,而野生动物走廊在这一时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深圳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道是广东首条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廊道。深圳野生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地,由于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野生动物栖息地呈现破碎化趋势。例如坪西公路处于排牙山及七娘山之间,横切了深圳东部最重要的两个生态节点,导致东部绿廊无法贯通,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
△深圳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牙山生态廊道的建设给了野生小精灵串门、交友的机会。今年4月,在生态廊道及周边区域布置的红外相机就明确记录了豹猫、野猪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的多次活动。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豹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澳洲圣诞岛拥有世界上唯一的螃蟹廊道,也称为螃蟹桥。10-12月是岛上螃蟹的迁徙季,每年的这个时候,上亿只螃蟹不约而同地离开内陆森林,成群结队地漫过道路、溪流、岩石,前往海边产卵。
△圣诞岛
?ChristmasIsland.
圣诞岛的岛民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他们在迁徙高峰期封闭了一部分公路,并在一部分公路之上架起了桥梁,在一部分公路之下打通了隧道,在一部分公路两旁设置了围挡,只为让螃蟹们顺利完成迁徙。
△螃蟹桥
?WondrousWorldImages
当地的电台会播报迁徙期间螃蟹们的最新活动情况,并提醒岛民们遵循标识行动,避免影响螃蟹们的行动。螃蟹们在道路上、小镇里横行霸道,有时候还会跑到人家里做客,但岛民们对螃蟹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
△螃蟹岛道路关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世界各地的野生廊道不胜枚举,且种类、形态多样,有的是地下的涵洞,有的是天上的天桥,还有的只是几条细绳,但它们无一例外的串联起了“孤岛”,将丰富的、完整的世界还给了小动物们。
△帕里峡谷野生动物天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帕里峡谷野生动物天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轨道旁边的乌龟隧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西兰的小企鹅过地下通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高速路下设置的通道,一只灰熊刚刚通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动物
自然总是会想办法维持自身的平衡,若生物多样性继续下降,人类只能被动的、无意识的接受着自然的“馈赠”。但幸运的是,景观设计师、规划师等的职业身份赋予了我们特殊的权力:我们可以用自然疗愈城市疮疤,可以走进自然、疗愈自然的伤口,更可以直接作用于“自然“身上,通过重塑、改善、创造生物栖息地来应对“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危机。
本文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