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生活环境 >> 海绵宝宝的朋友派大星是怎么走路的
如果你是《海绵宝宝》十级学者,对海绵宝宝的知名朋友派大星一定不会陌生。
这只粉红色的海星声音粗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破坏力惊人。
动画片里,派大星十分灵活,会这么跳:
还会这么跳:
很厉害呢!
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海星,也能这么上蹿下跳吗?
动画片有夸张的成分,实物版“派大星”走路其实是这样:
而且,海星走路的时候,经常边走边吃东西,像极了边溜达边嘬奶茶的我们(不是)。
不过,海星是怎么走路的呢?
这就要从海星的身体构造说起。
海星属于棘皮动物,是一类特殊的无脊椎动物。海星的软体部分可以分为外部的皮肤和内部的脏器。
外部的皮肤较薄,但表面有很多棘刺和凸起。海星的骨骼就是皮肤之下的硬体部分,又很多骨板拼合而成,较为脆弱,分为中央盘和五个腕。海星的五个腕可以再生,有六只腕且并不对称的海星,往往是腕再生而成的。
伸出的五个腕内是水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所谓的水管系统,就是棘皮动物用来呼吸、感觉、取食、挖穴、运动的系统。水管系统的末端是管状的足,可以行走、取食等。
海星有两个面,一面称为口面,五个腕部有凹陷,伸出管足,称为步带沟。口长在管足一面,便于行走的时候同时取食。
另一面是反口面,着生肛孔。肛孔旁边有筛板,起到滤水的作用。
所以,海星并不能像动画片里那样直立行走,一般是口面朝下行走。
古生物,是亿年、万年前在这个星球上鲜活的存在,形态多样、生活方式多样,与周遭的阳光、空气、水、生命息息关联,互相依存。
他们留下来的生命记录,形成了化石。认知化石,是回溯远古生命的历史,求解亿年、万年前的地球居民存亡的缘由,给今天的人类以启迪与警示。
认知化石的这一门学问,就是古生物学。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马上学习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