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形状 >> 海底蝗虫海星泛滥重演,如何科学治理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
连日来,青岛胶州湾海域的红岛渔民,在查看10多米海底养殖区时发现,去年大面积爆发的海星再一次出现,并且数量还不少。养殖业受到影响的渔民又开始忙着捕捞“派大星”了。在红岛渔港码头上,随着潮水上涨,10多艘渔船陆续回港,他们带回来的不是鱼虾,而是满船的大海星。
渔民在分拣人工潜水捕捞的海星。图片来源:大众网
海星是贪婪的掠食性生物,被称为“海底蝗虫”,能大量吞食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对底栖动物的生物群落影响极大。
“青岛海星泛滥品种是‘多棘海盘车’。”3月1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资源养护处处长罗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棘海盘车”,是我国黄海沿岸常见的冷水性种类,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适温上限25℃,每年10月至次年1月进行繁殖,随着气温、海水温度的升高会逐渐减少。
“该物种泛滥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近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该物种在幼体期和成体期的天敌没有了;二是胶州湾贝类养殖区域养殖密度过大或养殖量超标,实际上在天然水域这些贝类生物量都没有养殖区域那么高。高密度负载下养殖,贝类抗逆性比较差,也容易遭到天敌袭击,导致大面积的损失。”罗刚说。
研究表明,若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微小变化,造成海星幼体成活率提高,那么在几乎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海星将极容易大量增加。一方面,海域水质的营养盐、pH值、水温等各种水文因子的变化,为海星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天然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近海捕食海星卵及幼体的鱼类数量锐减,为海星生物量增长提供了可能。
调查显示,年胶州湾海星累计捕捞量为多万斤,主要集中在蛤仔、牡蛎底播海区,受灾面积约10万亩,预计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去年投的蛤蜊苗,一亩滩的成本大约元,投亩滩,成本就将近40万元。正常亩产斤的蛤蜊滩,要是暴发海星,亩产连斤都达不到。亩滩就减产10万斤蛤蜊,得差多少钱?”一位养殖户痛心地说。
胶州湾里近期捕捞的海星。图片来源:大众网
专家认为,只有生态系统实现新的平衡,许多乱象才会消失,整个过程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努力,也需要科学和政策的有效整合。而系统性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从保护环境、修复生境、养护资源做起,从而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自我补充。
对于科学治理方法,罗刚认为,一是尽快治标,在海星泛滥集中区域开展针对性捕捞,人为控制敌害生物的密度,降低贝类养殖的损失。二是重在治本,开展生态健康养殖,降低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实行鱼虾蟹贝藻多品种混养。加强特定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针对性地投放多棘海盘车的天敌生物,特别是幼体期的天敌,比如星康吉鳗、黑鲷、斑石鲷等凶猛肉食性鱼类。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王小龙
终审:何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