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是学生全力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当下不少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针对这个问题,近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乐清市家庭教育协会副会长李见雪特来“支招”。“在冲刺阶段,家有高考考生的家长们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李见雪表示,在大量的心理辅导案例中,她发现家长往往比孩子更加焦虑。例如考前部分家长容易走入误区,可能很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于是考前拼命为考生进补,其实进食太多,片面增加高蛋白高脂肪会让胃肠道超负荷,得不偿失。
在她看来,疫情之下,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学生心理负担也会和以往有些不同。比如住校学生出去的机会少了,和家长沟通机会也随之变少,这导致学生与家长一见面,就容易被家长紧张的情绪感染。因此,家长应正视紧张,缓解自身情绪,多给学生一些理解,多进行一些积极暗示,避免给考生带去过大思想负担。“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当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和信任的一瞥,孩子的心就踏实了。”
那么考生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轻松迎考?李见雪建议,考生应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有的学生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想到这里没复习那里没复习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为此,考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保持乐观心态。“自高考改革后,高三学生已经历过高考选考,只要好好总结,就会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经验,将每一个考试机会都看作一次高考模拟,就会熟能生巧了。”
另外,备考考生应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除了规律地进食一日三餐外,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放松。“我们处于焦虑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一些诸如出汗、心跳加快等反应。”其实,适当的紧张有利无害,它能调动身体的能量,兴奋性增强,速度和效率也提高。考生如果意识到太紧张,可通过听一些悠扬、缓和的音乐缓解自己的考试焦虑,也可适当进行深呼吸训练。“磨刀不误砍柴功”,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考生更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难人也难,何须自寻烦恼;我易他更易,粗心丢分惨”“这门没考好,下一门我可以考好些”“和自己比,这次考试我已经尽力了”等,从而沉下心来应对挑战,以稳定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备考中去。事实上,高考就是去做几张卷子,把会做的都做出来,把不会做的都留下来。
疫情当前,升学在即,出现焦虑和困惑是正常现象,但家长不能对孩子的心理需求视而不见。若涉及专业心理问题无法解答,可拨打乐清市教育局心理(每天18时至20时),医院心理热线(每天19时至22时),或预约市心协心灵驿站、市妇联小海星心理中心、乐清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