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生活环境 >> 跟着ldquo蛟龙rdquo号
海南赛区报名开始啦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年4月中旬至5月底,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圆满完成了今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在西太平洋海山区及雅浦海沟区共开展13次下潜作业,最大下潜深度米,获得了大量海底生物、岩石矿物样品、近底层水样及海底视频、照片和环境数据。
4月30日,水面支持系统操作人员在布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4月30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姚会强在结束他首次随“蛟龙”号的下潜后接受“泼水礼”。
科学家们在“蛟龙”号上是如何工作的?在科考中有哪些发现?近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位参与过“蛟龙”号下潜的海洋地质科学家邓希光、姚会强、刘永刚,揭秘科学家们如何搭乘这条“深海蛟龙”探寻海底的秘密。
姚会强
准备
下潜前一晚8时后不再进食
4月29日晚,行驶10多天的“向阳红09”船,停在西北太平洋维嘉平顶海山西南侧。看着窗外一望无垠的大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姚会强博士心情格外复杂。就在当天晚上7点左右,经过科学家团队推荐、征求本人意愿以及现场指挥部的讨论,决定由姚会强在第二天代表科学家团队搭乘“蛟龙”号下潜,成为“蛟龙”号年首位下潜的科学家。他也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三位搭乘“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该局的邓希光和刘永刚两位科学家,曾于年乘“蛟龙”号下潜。
当天晚上确定人选之后,姚会强和潜航员唐嘉陵及潜航员学员杨一帆一起到船长的房间,船长兼临时党委书记与他们进行了谈话。“‘蛟龙’号的空间不大,仅仅能容纳三个人,一位潜航员,一位潜航员学员和一位科学家。”姚会强说,船长在谈话中叮嘱他要服从潜航员的指挥,在下潜及作业过程中不能影响到潜航员的驾驶。
“那天晚上很晚才睡着,可能是太兴奋了,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想我准备的材料,总怕遗漏了什么东西。”一直到晚上11点多,姚会强才睡着。从当天晚上8点开始,姚会强就没有再进食了。对于下潜之前不进食的惯例,邓希光博士介绍,这主要是因为“蛟龙”号舱内空间太小,没有厕所,所以要少吃东西,但他们会带一些简易的食物在下潜过程中补充能量。
姚会强告诉南都记者,他的“下潜装备”中包括,牛肉干、能量棒、干果、山楂片、运动饮料。他所选择的食物,都是高能量的,因为潜底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能量消耗大,食物必须能够快速提供给下潜人员能量。
刘永刚
下潜
每米就要加一件衣服
由于前一晚的兴奋持续着,4月30日早上还不到6点,姚会强就起床了。洗漱完成后,他开始等候入舱。6点55分,姚会强和潜航员及潜航员学员相继入舱,准备下潜。“入舱之后就没那么兴奋了,主要是感觉到热和湿,舱内气温很高、湿度很大。”因为此次下潜的时间是夏天,舱外气温本身很高,海上的湿度也很大。而“蛟龙”号内壁所使用的材料为钛合金,其传热传冷的效果都非常强,而舱内又是密闭的,因此更热。
大约8点左右,搭载着姚会强、潜航员及潜航员学员的“蛟龙”号离开“向阳红09”船,开始入水。对于姚会强来说,大海并不陌生,作为海洋地质学家,长年需要在海上作业。但以往都是在海面上,用仪器到海底探测,亲自“下海”却还是第一次。“所以刚入水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姚会强说。入水之后,潜水器的灯就全关了。“一方面是节省电量,‘蛟龙’号携带的电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避免趋光生物对潜水器的干扰。”随着下潜越来越深,姚会强感受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光线越来越暗,二是温度越来越低。
邓希光
“米以上,还可以看到可见光,但下降到米以下时,已经完全没有可见光了,”姚会强说,由于灯都关了。当时内外的环境都是黑暗的,只能通过“蛟龙”号上的各种仪器发出的光看见舱内的情形。科学家观测窗位于“蛟龙”号的右侧,直径仅12厘米左右。“舱内空间太小,我们常常要双膝跪地、身体前倾才能观测。”在黑暗中,从这个小小的窗口望出去,外面黑乎乎一片,偶尔有发光的海洋生物向上漂去。
一开始下潜时,姚会强在舱内感到明显颠簸。他回忆,当时有晕船的感觉,而且下潜到一定深度时外面还能听到“啪”的声音。“潜航员告诉我,这是附着在‘蛟龙’号表面的气泡被压爆的声音。”随着下潜深度越来越深,外面的世界渐渐恢复了平静。大约花了1.5小时,潜水器下潜到了水面之下米。这时的气温已从海面的30多摄氏度变成了15摄氏度。“差不多每米就要加一件衣服。”到达海底时,姚会强穿了3件上衣和两条裤子,还是抵不住阵阵寒意。姚会强随身携带的保暖设备还包括一包保暖贴和一条毛毯。但跪着的膝盖即使敷上热贴,仍觉得凉凉的。
海绵、珊瑚和虾
海底
最大可视范围10米左右
到达海底后,借助潜水器外部的光源,从观测窗口望出去,另一个世界出现在姚会强面前。姚会强告诉记者,“蛟龙”号的最大可视范围为10米左右。“我们停靠在海山的斜坡上,山的外表都是富钴结壳。”姚会强说,这样的海底,与我们平时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到处都是美丽的海洋生物的海底差别非常大。这里的海底除了布满铺在海山之上的富钴结壳、少量沉积物,很少有其它的东西,显得非常“沉闷”。
通过观测窗望出去,姚会强只看到潜水器周围有一片白花花的沉积物如雪花一般飘飘洒洒下来。这些沉积物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海雪”,实际上是浮游生物以及甲壳类生物残体落下来。邓希光和刘永刚年在西太平洋采薇平顶海山所观察到的海底景象,与姚会强所见差不多。邓希光说,之所以生物少一方面是因为太深了,另一方面因为富钴结壳区本来就不是生物富集地区。但刘永刚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次下潜到了生物富集地区,里面的景象完全不同,“真的就是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非常美,各种鱼类、珊瑚。”
作为海洋地质科学家,邓希光、刘永刚和姚会强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