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繁衍 >> 鲁君四被离职,格力地产怎么了
来源:子弹财观
作者:荷默
“进一步推动格力地产构建‘房地产业、大消费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新版图”,这是格力地产 不过,就在6月17日,格力地产公告称,鲁君四先生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表示,该事项系鲁君四先生个人事项,不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且尚未知悉案件具体情况。
公告发布当天,格力地产股价应声大涨,盘中一度涨停。截止6月24日收盘,格力地产的股价为6.51元,市值为.71亿元。不过,在这些热闹之外,格力地产的困境或才露出冰山一角。
1
被带走的鲁君四
在鲁君四被带走的前一天(6月16日),格力地产召开董事会议,会上以全票审议通过《关于免去鲁君四先生董事长职位的议案》,董事长鲁君四等三人未参与本次会议。
对于突然罢免董事长,格力地产给出的理由是“因工作调整”,并表示将择期重新选举公司董事长。同时,以全票通过的形式推举格力地产董事、总裁林强先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直至新任董事长产生时止。
作为格力地产创始人、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的鲁君四,就这样戏剧性地被董事会“一脚踢开”。宁可董事长职位空缺,也要在被带走的前一天与之划清界限,对于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国企而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经营不受影响,以及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子弹财观」在天眼查上查询到,鲁君四先生除了任职格力地产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之外,还担任着珠海市国资委旗下珠海投资控股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珠海市免税集团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以及上海科华生物的监事会主席,而格力地产也正是珠海投资控股的子公司。
从这层关系可以看到,无论是格力地产,还是珠海投资控股,亦或是珠海免税集团均为珠海市国资委旗下的子公司,均由鲁君四担任企业的“一把手”。
鲁君四的“离去”,影响的将不仅仅只是格力地产这一家企业,而是牵动了整个珠海市国资委。同时,鲁君四一手带大的格力地产在近年来的多元化转型之路上的折腾,也让投资者 年3月,时任格力集团副总裁的鲁君四接任集团房地产工作小组负责人。次年,7个人的团队在9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成立了今天的格力地产。
在创办公司的三个月后,格力地产的首个项目“御枫美筑”正式启动。在创业初期,即便是面临着资金和资源的双重短缺困境,鲁君四仍要求团队坚持精工品质的原则。也正因此,格力地产得以在一次次“以小博大”的项目中迅速崛起,成为格力集团旗下的明星企业。并于年,借壳海星科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和董明珠的格力电器一样,早年的格力地产也是隶属于格力集团,但在年格力集团将格力地产的全部股权转给了珠海国资委下属的珠海投资控股,获得全新的国资发展平台。
自此,格力地产成了珠海投资控股的子公司,和格力集团已再无关联,反倒是格力集团至今还保留着格力电器的大股东位置。
2
两个收购案
同样是从格力集团起家的,董明珠的格力电器已经家喻户晓,但鲁君四的格力地产在业界都只被小众所熟知。自从登陆资本市场后,格力地产便逐步加速从地产开发向周边业务的多元化布局,以寻求格力地产的第二增长点。
然而,十年的多元化终归是“小打小闹”,格力地产眼看着地产行业的井喷式发展,自己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直到年,两个收购案和一个配合调查让格力地产迅速出圈,成为资本市场的“网红”企业,而背后的总操盘手鲁君四也因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年5月11日,科华生物公告称,收到公司第一大股东LAL的函告,LAL已于5月10日与同格力地产全资子公司珠海保联签署《股份转让协议》。LAL以18元每股的价格转让其持有科华生物的全部股份,格力地产则通过珠海保联以17.25亿元的收购价格成为科华生物的第一大股东。
在完成对科华生物收购的同时,格力地产又通过珠海保联成立了一家名为“爱为医疗”的投资公司。从时间上看,年5月正是全球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格力地产此时收购华科生物,组建爱为医疗也是对外宣布格力地产正式进军医疗健康行业。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科华生物公告最大股东易主的一天后(年5月12日),格力地产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公告称,格力地产正在筹划以增发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珠海免税集团的%股权。
同为珠海市国资委旗下的格力地产和珠海免税都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地方国企。按照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来看,收购珠海免税的重组方案定是事先经过珠海市国资委报批并认可的,只是后续重组工作该怎么去操作的问题。
从收购科华生物涉足医疗健康到收购珠海免税布局免税业务,格力地产的这一多元化举动显然已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动真格了。
这两个同时并行的收购案,让格力地产在资本市场收获了连续8个涨停板。
格力地产的股价从停牌前的5.30元开始一路飙升,在年6月3日上交所对格力地产发起“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的质疑时,股价已经上涨至11.36元,连续八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达.34%。随后,7月初股价再次迎来大涨,直至7月9日格力地产股价上升至18.10元,再度大涨50%,创下历史新高。
短短两个月时间,格力地产股价累计涨幅达%。而推动这轮股价的上涨,并非企业经营业绩有所提升,也非公司业务或技术上的突破,而是通过两个收购案的多元化布局换取的。
至此,这个近乎被投资者遗忘的地产企业,一跃成为年备受资本追捧的“网红”上市公司。
同年12月30日,格力地产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鲁君四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其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证监会决定对鲁君四进行立案调查。
两个月后,格力地产收购珠海免税的重组计划宣告落空。
3
徒劳的多元化
自年两个收购案后,格力地产正式确立了以房地产为主、医疗健康和免税商业为辅的三大业务板块产业布局。「子弹财观」从格力地产的 回望近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所寻求的多元化布局,格力地产除了汽车没有涉足之外,但凡能想到的多元化布局之路都探索过了。但是从落地执行和反馈结果来看,看似很全面的多元化布局,实则多半都是“空谈”。
且不说, 年报数据显示:格力地产年实现营业收入71.33亿元,同比增长11.65%。其中,房地产业务贡献了63.8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0.40%。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比达89.64%,相比于上年上升了6.5个百分点。
「子弹财观」发现,格力地产年的营业成本52.85亿元,同比增长18.19%;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减少42.63%。营业成本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地产业务占比上升,净利润严重下滑,这也很符合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形势。
也就是说,无论多元化布局的呼声有多高,格力地产依然是一个以地产为主导的房企。
同时,在年地产行业被严重挤压的不利因素下,格力地产的地产业务收入占比却不升反降。可见,但凡非地产业务还有增长的可能性,格力地产也不至于会如此依赖房地产市场。
那么,格力地产为何会如此急迫地寻找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作为地方国企,格力地产除了在追求利润还得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故而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整体会相对弱于民营房企,想做大就得寻找相对优势。
另一方面,单一的房地产业务也很难将国企手里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如在横琴自贸区落地建设的红利中,港口、海洋、路桥等项目是民企很难拿到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依靠国资背景的格力地产还有着一定的资金优势。
当前房企的现金流危机基本都是出现在民营房企身上,而格力地产则不同——「子弹财观」发现,在格力地产推动这两次收购案的年,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0.40亿元,而全年营业收入也才60.89亿元。
因此,对于格力地产这样的地方国企而言,压根就不用担心现金流问题。若不再去做点突破性的转型布局,那才是不思进取,可惜在如今看来,那些布局可能要落空了。
4
结语
急功近利也好,求胜心切也罢。彼时才38岁的鲁君四,就坐上了珠海国企格力集团董事兼副总裁位置,也算是年轻有为,而独自带队开拓地产业务的“二次创业”精神也让人深感敬佩。
但遗憾的是,自年以后,鲁君四的名字始终和“内幕交易”相关联,直到今年6月16日遭董事会罢免,在隔天就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而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鲁君四竟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离开了自己掌舵18年的格力地产,令人唏嘘。
他这次被带走调查,格力地产给出的原因是“泄露内幕信息”,至于所涉及的内幕信息是否和年的两个收购案有关,我们还得等待后续的查处结果。伴随着创始人的黯然离场,留给人们的迷思与格力地产的难题,仍需时间去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