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形状 >> 点亮深圳,5G智慧之城20年见证科技改变
来源:新华网
提到港口,影视剧中码头工人扛大包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时光荏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港口已经从重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实现了向高科技行业的转变,全新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港口已经实现落地应用。
“到今年10月20日,我从事专业集装箱港口行业整整20年了,作为一名专业集装箱港口管理者,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并见证新技术应用为港口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招商港口(华南)营运中心董事总经理刘彬说。
图为招商港口(华南)营运中心董事总经理刘彬
岸桥、场桥操作司机迎来职业春天
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区包括妈湾港区、蛇口港区和赤湾港区。年妈湾港运营之初,主要用于服务深圳特区建设,运输包括木材、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当时的港口属于重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逐步建立集装箱专业码头,港口逐步朝着机械设备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转变。
作为专业集装箱港口管理者,刘彬有着自己的难题。“比如,码头内,传统的水平运输是人工驾驶的场内集卡,拖车司机要支持码头天24小时不间断运营需求,需要安排倒班作业。以我们现在所在的蛇口港为例,有岸桥90台、场桥余台、拖车辆,满足全年作业需要配备4班人,整个蛇口港总人数是人,其中司机就达到名,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都比较艰苦,用工难和人力成本已成为港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刘彬对记者说。
邵泽华是妈湾智慧港操作部现场作业部的一名岸桥操作司机,从3年入职至今已有17年,春去秋来,他早已走惯了黄白线交替的水泥路,习惯了现场作业时班轮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和船尾烟囱冲的尾气。
图为妈湾智慧港操作部现场作业部岸桥操作司机邵泽华正在远程操控
据了解,岸桥操作司机是港口对司机要求最高的工种,也是工作环境最艰苦的工种。最新岸桥的操作台距离地面70米,对司机视力有着极高的要求,通常面试10个岸桥操作司机,第一轮就会筛掉8个,而且成为一名岸桥操作司机之前,要先从场桥操作司机做起,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
岸桥操作司机的工作环境有多艰苦?除了每天三班倒的工作制,以邵泽华为代表的岸桥操作司机每天一上操作台就是8小时,没有可以交流的同事,吃饭上厕所都是难题,陪伴他的只有操作仪,完全凭借视觉和听觉感官手动等长年积累的经验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
而这一切,在中国移动和华为提供的5G通讯网络、北斗定位、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应用下,岸桥操作司机的工作环境和操作习惯均已实现智能化飞跃。
年初,邵泽华加入妈湾智慧港项目,参与远程岸桥控制系统测试。“当我第一次站在岸桥远控操作台前,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以前从没想过有一天能走进现代化远控操作室,用全新的作业方式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邵泽华说。
远程操控机械,可以实现自动化装卸工作,适合岸桥操作司机这种全天候各种工况的持续作业,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利于安全生产,减少了机械运行带来的噪声污染,更重要的是能够缓解岸桥操作司机老龄化的压力,延长了职业生涯。
实现多项高科技技术落地应用
要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正是基于5G通讯网络、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应用。
图为建设中的妈湾智慧港
妈湾智慧港的智慧升级改造包含了海星散杂货码头和妈湾集装箱码头两部分,此前是劳动密集型的散杂货业务码头和传统的集装箱码头,共5个泊位,将升级为华南首个集8大智慧元素为一体的现代集装箱“智慧”港区。其中,散杂货码头将改造升级成具有2个20万吨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可以停靠现今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
据刘彬介绍,在5G基础通讯网络的保障下,场桥司机也彻底从RTG驾驶室解放出来,并从传统的“一对一”作业模式转变为“多对多”作业,即一个场桥司机可以操作管控三、四台,甚至更多场桥设备,综合作业效率进一步优化提升。针对拖车司机,5G网络在港口新3#堆场实现全覆盖之后,下行带宽可达M,上行带宽可达M,平均延时约10毫秒,网络的性能指标满足码头封闭园区内的L4级无人驾驶自动化作业的需求。在妈湾智慧港,已经引入多家无人驾驶厂商进行无人驾驶实际生产场景的测试验证,从堆场装卸、水平运输到岸边装卸,全场景自动化水平均实现进一步提升。
邵泽华表示,当前正在积极配合好各部门做好机械调试和测试。“如何做到司机和半自动的完美融合,达到作业效率最大化才是远控操作系统的精髓,需要司机系统的学习和有计划的练习,总结出岸桥远控操作方法。”
此外,通过5G技术加持的智慧安防系统让码头监控安保工作实现开创预防性、预警性安保管理。采用北斗高精定位的高精度地图、设备融合定位和数字孪生系统,能让码头生产管理全面可视化。每一辆车在哪里执行任务,每一台桥的作业状态,都能快速直观的直接呈现给管理者。设备信息实时交互、作业场景实时回传,无人机航拍视频和其他各种移动应用信息的传输和展示,都会更加高效和直观。5G网联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高清无人机使得码头的应急指挥更高效。场内的智慧安全管理能实时分析码头内设备、人员的安全行为规范,特别是针对集卡司机,可以实现实时的疲劳驾驶预警及安全驾驶行为规范,实现智能化的“电子警察”安全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