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

CK最新模特太辣眼网友我看到一个品牌满满

发布时间:2023/6/2 13:54:55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pf.39.net/bdfyy/dbfzl/220608/10959662.html

巨型广告牌上,一名胖胖的黑人变性女性,正在俯瞰纽约。

这不是美剧的某个场景,而是真切发生在大都市纽约的 一幕。

美国 设计师品牌CK 广告,抛弃了传统审美意义上的俊男美女,首次选用了黑人大码变性模特——街头巷尾的海报上,身高、体重约90公斤的杰瑞·琼斯,几乎集合了所有美式“政治正确”的要素。

然而,看起来无比“政治正确”的选择,没有收获一边倒的喝彩。人们两极分化的评论,更像当下美国的一个缩影。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当自诩文化熔炉的美利坚,走向“非白即黑”的极化社会,美国人该如何自处?

最近,纽约曼哈顿的CK巨型广告牌的画风变了……

主动“去白”

在曼哈顿一个巨大的CalvinKlein广告牌前,黑人跨性别活动家、电影演员和制片人杰瑞·琼斯拿着一瓶香槟,庆祝自己的“首秀”。印有她照片的广告牌,近日出现在美国城市的许多街道上。

在自己的广告牌前开香槟庆祝的杰瑞·琼斯。

这是CK品牌致敬“少数群体”系列广告的一部分。首席营销官玛丽·古林·梅尔此前解释,“我们相信最吸引人和参与性的广告,不仅拥抱种族、性别和性取向多元化,还有拥抱观点和体验的多元化”。

“今天,一名胖胖的黑人变性女性正在俯瞰纽约!”海报主角——近日在推特上配图发文,语气中难掩愉悦,这条推文获得了近20万点赞。“我决定创造这些时刻,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下一个等待着自身闪耀的梦想家、被遗弃的人、同性恋者、跨性别者、残疾人、胖子,和美丽的黑人们。”她这样解释自己参加广告拍摄的原因。琼斯在12岁进行变性手术,因为长相和体重,在娱乐圈发展一直很不顺利。显然,琼斯认为自己的遭遇在美国并不是个例。

海报主角杰瑞·琼斯推特截图。

作为CK史上 个黑人大码变性模特,有网友认为,这是“少数者的胜利”。与此同时,琼斯也受到了不少质疑,有人质问“商业是否该迎合政治正确”,还有人对比了CK十年前和今天的广告,认为这是“最糟的倒退之一”。

支持者觉得这代表了“少数人的胜利”并为这种打破常规的包容性行为点赞。

反对者则觉得以前的模特至少让人们看到了自律和努力,可是现在在这位新模特身上什么也看不到。

看起来,这不仅是对审美倾向和文化包容的一次测试,更像是对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次微妙的映照——黑人的命,也是命。不仅是黑人,跨性别者等所谓“少数群体”,似乎得到了更多“被看见”的机会。

无处不在

商人和资本是敏感的。尽管CK此前也推出过类似广告,但在反种族歧视抗议声浪不停的大选年,这样的广告更加彰显了美式“政治正确”的无处不在。

CK不是 一家面临“政治正确选择”的公司。事实上,嗅到美国社会风向变化的其他公司,主动或者被动,也在小心翼翼地“调整和适应”:

世界化妆品巨头法国欧莱雅集团27日宣布,旗下产品将停用“美白”、“亮白”、“提亮肤色”等宣传用语。日用化学品巨头联合利华公司近日也宣布,在南亚国家推出的护肤品牌“白皙可爱”将改名,今后在产品名称中停用“白皙”等词,因为企业“致力于推崇所有肤色”。做出类似决定的,还有强生、玛氏等品牌。在科技领域,谷歌公司据称将正式放弃Chrome浏览器的两个单词:blacklist(黑名单)和whitelist(白名单),以避免更多矛盾。推特等科技企业则“应景”地宣布,将6月19日“黑人解放日”定为公司“永远”的假日。

近日,欧莱雅宣布旗下产品将停用“美白”字眼。

这不是孤立的故事。政治正确,在美国政治语境中,本来指的是态度公正、避免冒犯任何群体,是为了保护弱者,争取少数人的平等权利。但原本是为少数族裔呐喊、争取平权的运动,如今在美国逐渐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历史清算”,逐渐催生出“特别”的味道:

美国密西西比州议会两院27日分别表决通过一项议案,推动修改该州州旗,去除旗上的南方邦联战旗图案。

位于纽约市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宣布移除正门外的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雕像,因为“雕像明显把黑人和原住民刻画为被征服的低等种族。”罗斯福的曾孙支持这一决定。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宣布移除门外的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雕像。

耶鲁大学被抗议者要求改名,因为该大学是以伊利胡·耶鲁的名字命名,他不仅是一个奴隶主,同时也是一个黑奴贩卖者。

还有人在美国请愿网站发起了“更改美国国旗和国歌”的请愿。短短两天内,获得一百万多网民支持。

请愿网站截图。

……

值得注意的是,离美国总统选举还有不到半年,两党和民众之间的身份政治和文化战争日趋白热化。25日,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 霍克纽瑟姆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这个国家不给我们想要的,我们就烧掉这个系统,换掉它”。

谁的胜利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意大利 哲学家克罗齐的这句话,放到眼下的美国,似乎解释了那些长期被忽略的故事——随着少数族裔在美国人口比例中的上升,他们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听见。不管是竖起广告牌,还是移除历史雕像,观察家指出,“本质上都是对美国历史的再诠释、对利益的再分配、对美国身份的再建构”。

眼下在美国发生的一切,不仅是当前矛盾的反映,更是历史演化的结果。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学者德米特里·苏斯洛夫撰文认为,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内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妥协,包括把战争双方将领均认定为英雄、把引发内战的主要矛盾从奴隶制的废存替换成各州权力之争。多年来,这种妥协有效维护了美国国内和平,但现在,妥协正在受到重新审视。其结果是,不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裂痕没有消失,白人与白人之间又再次出现分裂。

第91届奥斯卡 影片《绿皮书》也将主题聚焦于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问题。

疫情的出现,似乎加速了这种分裂的进程。由于美国长期存在种族歧视现象,相较于白人,有色人种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更差,因此更易受新冠病毒感染。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在一则声明中说,由于数十年来的“结构性”种族主义政策,很多有色人种无法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买不起房子,也没有经济保障,疫情使得原本就存在的种种不平等更加朝着两极分化。

按照前总统奥巴马的说法,“美国过去几周尽管充满了各种悲惨、艰难、可怕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唤醒社会的良机。”

但美国人真的可以等到这一天吗?少数族裔这次会得以真正拥抱“美国梦”吗?

回顾历史,美利坚的顽疾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斑驳的政治表达,傲慢的权力演出,纷乱的意识形态,偏颇的利益整合……美式“政治正确”,常常陷入大型双标现场。它更像是一种社会矛盾的润滑剂,而不是真的有助于解决问题。就像“去白化”和移除有“黑历史”的历史人物雕像,看似照顾到了少数群体感受,但对改善对方处境没有实质性帮助。美国政客口中的“团结”,仍然看起来很遥远。如何重新诠释历史记忆,调和不同族群诉求,建构新身份认同,仍然是美国一大挑战。

因此,当CK这块“大尺度”广告牌竖立在美国街头的时候,其实很难说这究竟是谁的胜利,因为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不管是病毒、抗议还是选举,对美国人来说,年是充满魔幻色彩的一年:人们,只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而这样“选择性失明”的美国,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分裂和不确定的未来。

(文中图片GJ、网络综合)

撰稿深海星

编辑王若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7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