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形状 >> 老北京卖猪头肉的,为何吆喝是熏鱼儿
据说美国人吃牛肉吧,人家只吃牛排。
这就是没挨过饿啊!
惯的他们吧,毛病忒多,不信让他们过3年5年不见荤腥的日子试试?
什么美国的鲤鱼泛滥,德国的大闸蟹成灾,咱们中国人去了,分分钟给它吃成保护动物。
别说鲤鱼、螃蟹这些常用食材和上等食材了。
就说鸡头,兔头、鸭脖,鸭掌、臭豆腐,臭鳜鱼、猪下水,猪头肉等等等等吧。
这些外国人没吃过、不敢吃,不会吃的东西,到咱们手里,全是好吃的。
前些日子青岛闹海星,各路专家愁的不行。
结果不到20天……青岛海星被吃成了供不应求,都得抢购了……
今儿咱们就单说说这个“猪头肉”。
这道菜,绝对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为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除了中国人会做“猪头肉”,全世界其他国家就没有会做这道美食的。
猪头肉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明代小说《金瓶梅》里宋慧莲就是此道的高手,江湖人称“一根柴”。
意思就是用一根柴就能把整个猪头烧得稀烂!
实在想不通人家是怎么做到的:这得多大根的柴火啊?
肯定不能是玉米秸秆……
老北京“猪头肉”也叫“熏鱼儿”。
早年间,猪头肉是沿街叫卖的。
街头巷尾的,总有人会背着一只红柜子,里面装着猪头肉、猪肝,吆喝着“熏鱼儿”,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养家糊口。
现在肯定是没有这种经营模式了。
第一是办不下来卫生许可证,操作间既不符合卫生要求,也不符合环保要求。
第二是工商,城管,税务肯定都不允许……
因为不能走街串巷了,老北京吆喝也就差不多绝迹了。
某些说相声的演员,如果是传统功底深厚的,还能偶然在台上吼两嗓子。
也算是当年帝都风华的一种纪念吧。
真正的熏鱼自然也是有的,却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有。
老北京人,讲究“不时不食”。
就是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符合自然造化之道。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想吃也吃不着啊!
那时候既没有温室大棚,也没有发达的物流。
别说老北京了,就我小时候,对门爷爷的南方亲戚捎来的土特产如玉兰片,荔枝,杨梅等等,看着馋死,别说见,都没听说过……
那都八十年代初了呢。
民国时候赶上捕捞季,沿海城市鱼虾贱如泥。
青岛一块大洋就能买到50对大对虾!
野生黄花鱼那都是属于上不得宴席的东西。
因此便被做成了“熏鱼儿”,运到了北京。
那几个月的北京,不但有熏鱼卖,还有熏对虾卖。
时令一过可是就没有了,可是买卖还得做不是?
家里面大人孩子,还都得指望着用这点做小买卖赚的钱,买棒子面蒸窝头呢。
吆喝还是“熏鱼儿”,柜子里却只剩下猪头肉了。
卖“熏鱼儿”的猪头肉,是精心烹制的。
色泽红紫,味道香醇,价廉物美。
夹在“火烧”里面吃,既有荤腥也能扛饿。
是拉洋车的,出苦力的,扛活的人,最喜爱的吃食之一。
卖“熏鱼儿”的也是组织里的人,他们的组织叫“锅伙”。
每个“锅伙”成员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些“锅伙”各占一方,互不侵扰。
“锅伙”之上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架构负责协调和规划“锅伙”们的地盘与利益纠葛。
因为卖“熏鱼儿”的从来不会因为抢地盘或争主顾打架。
不过外人要是想加入这一行业也并不容易。
卖“熏鱼儿”的是有规矩的,而且非常坚持原则。
这些苦哈哈的穷苦人,比那些当官的人和所谓的文化人,操守好一亿倍。
卖“熏鱼儿”的不卖腰子,用的刀也都是统一式样。
这种刀形状特殊,按规矩刀口钝了必须自己磨。
这些卖“熏鱼儿”的,口音接近,有行话切口,外人听不懂。
不同“锅伙”供着的,都是同一个祖师爷。
不过这位祖师爷是谁,外人不知道。
一帮卖猪头肉的,居然弄得比“天地会”还神秘,实在是有点意思。
为何卖个“猪头肉”还如此神秘?
因为这位祖师爷,身份有点特殊!
北京城一直都有卖猪头肉的,不过不叫叫“熏鱼儿”。
直到这位祖师爷出现,一统猪头肉的天下,才改叫了“熏鱼儿”。
据说这位祖师其实是当年太平天国一位将领……
这位将军入伙比较晚,“天京事变”之后入的伙。
赶上了天国末年洪秀全的“王爵大批发”,混了个也不知道什么王。
不过也没啥现实意义。
那时候的太平天国,厨子马夫都能封王……
这人姓名已无从查考,加入太平军之前也是苦出身。
太平军打到家乡,他带着一帮弟兄就入了伙,一直到被封王。
封王之后,祖师爷可是越看这太平天国越不靠谱了。
他不是广西老弟兄,对太平天国也没啥忠诚度。
琢磨了琢磨,就领着当初和自己一起从老家出来的弟兄们,跑了!
跑是跑了,可是天下之大,哪里能容得下一帮反贼拖家带口的过安生日子呢?
走投无路之下,这位太平天国的某某王,想起来自己在老家是学过做猪头肉的啊。
而且他老家做猪头肉的手艺传承百年,早已享誉天下。
据说是乾隆下江南必点的美食之一。
咱们啊,集体改行吧!
卖猪头肉的是游商,身上还能带把小刀,切肉的同时还顺便防身了。
于是这支太平军小分队,就集体卖上猪头肉了。
这位某某王,也就被尊为这一行的祖师爷了。
有这么个反贼祖师爷,您说他们敢不神秘吗?
太平天国覆灭后,南方各地抓捕太平天国余党都很卖力。
反而是北京城非常平静。
这些人为躲避追捕,在“二代目”率领下,就跑北京发展猪头肉事业去了。
北京卖猪头肉的散户,哪儿竞争得过这群尸山血海里百战余生的职业反贼啊?
再说人家猪头肉确实做的也是好吃。
“二代目”一统帝都猪头肉江湖之后,“熏鱼儿”的吆喝声也就遍及北京四九城了。
“二代目”又立下了三条规矩:
1.不招外人
2.自己磨刀
3.不卖腰子
前两条是避免暴露,第三条是不忘初心,记得自己当初是杀清妖的。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
到民国时,卖“熏鱼儿”的自己,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些规矩,究竟是怎么来的了。
忘记,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上面所述的传说,就是个故事,您看个乐子。
老北京卖猪头肉的,分为城郊两派。
城派绝对背红柜子,切肉必须如羊头肉般的纸薄。
上边所述的就是城派。
下边顺便聊聊郊派。
北京东西南三郊呢,是白柜子,北郊则为肉车子。
郊派切肉是切成块的,尤其北郊的肉车子更为粗犷,半斤切一块,一斤也切一块。
这是因为北郊经常与口外来客打交道,与时俱进了。
口味上据说北郊的猪头肉其实最好,不知道是不是借鉴了草原技法的缘故?
外蒙独立后外馆星散,肉车子也就散入了安定门内一带。
如今的北京城,是首都了。
这些老北京的旧事,美食甚至都难以留在传说中了。
只有夕阳,仍旧透过胡同里大树的叶片,撒下一片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