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种类 >> 官方回应胶州湾海星日捕捞量为去年高峰期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红梅
近日,有养殖户反映,青岛市胶州湾贝类养殖区再次出现大量海星。2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红岛渔港码头走访发现,只有一辆辽宁省牌照的皮卡车在装运海星,价格为7元/斤。
经相关部门调查,目前胶州湾海星日捕捞量1万斤左右,为去年高峰期的十分之一,人工潜水捕捞可满足需求,暂无必要使用定制网具进行捕捞。
一辆辽宁牌照的皮卡车在装运海星。
日捕捞量1万斤左右,供不应求“今年海星出现时间比去年提前近1个月,我们自2月12日开始雇人潜水采捕海星,目前码头上每天有10条左右的船出海捕捞,平均每条船能捕斤左右。”一位在红岛渔港码头停船的渔民告诉记者。
对于胶州湾海星情况,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密切 经调查,目前海星日捕捞量1万斤左右,为去年高峰期的十分之一。贝类滩涂内海星规格大体一致,都为-6个/斤的较大规格海星,不存在大小掺杂现象。因海星捕捞量较小,市场需求较大,目前海星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上岸收购价为6-8元/斤。
据了解,胶州湾今年出现的海星跟去年一样,主要为海星纲的多棘海盘车,是我国黄海沿岸常见的冷水性种类,最适生长温度15-20℃,适温上限25℃,在10月至次年1月进行繁殖。海星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在生物制药、卫生保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但食用海鲜过敏者应该慎食。
渔民在分拣人工潜水捕捞的海星。
相关部门将严密监视海星情况年3月初,青岛市胶州湾牡蛎、蛤仔底播海区出现大量海星,取食底播牡蛎稚贝和蛤仔,受灾面积约10万亩,日捕捞量高峰时达到11万斤左右。为提高海星捕捞效果,相关主管部门破例允许渔民使用定制网具捕捞海星,自月26日海星数量大幅减少后,禁止使用定制网具。
胶州湾底播的蛤蜊、牡蛎等为海星大量繁殖和生长提供了充足食物,同时禁用渔具清理力度的加强也降低了海星(特别是幼体)捕捞强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星繁殖群体的数量。所以,今年海星又在胶州湾出现。
鉴于当前海星捕捞量不大,且贝类养殖滩涂都为较大规格海星,相关专家研究分析认为,人工潜水捕捞作业可满足海星捕捞需求。目前,胶州湾水温偏低,约为5℃,海星活动力不强,采取诱捕方式捕捞效果不佳,暂无必要使用定制网具进行海星捕捞。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城阳区和驻青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及相关部门,对胶州湾海星生物量进行密切持续跟踪调查,特别是严密监视天气回暖时海星数量及规格变化情况,在特定时间、特定海域及时采取合适方式采捕海星,确保胶州湾贝类养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