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种类 >> 海底追星记者登船探访胶州湾捞海星群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
年轻人不愿意干,年纪大的干不了,在红岛码头,有一群专门从事“猛子”的打工人。他们需要下潜到海底,打捞海星、海螺等等。去年海星数量多,每天能挣七八百元甚至过千。今年海星数量减少,收入几乎减半。记者了解到,他们不仅打捞海星,一年时间里随着气候迁徙。北到大连天津,南到广州,整个海岸线都是他们的工作地点。收益好的时候,每天一两千元,一年十七八万。但是高收益背后的是高风险,下海需要穿三层棉衣,风湿病,关节炎等是常见病,有些人甚至得了股骨头坏死,走起路来四肢僵硬,有时会咯咯作响。如今这个群体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境地,多是四五十岁的人在从事这一行业。很多人都表示不希望孩子从事这一行业,干几年攒点钱找个地方养老。
从海中抓完海星上船
现场:
身穿3层棉衣腰挂50多斤铁块下海
3月9日10时30分许,记者在胶州湾海域遇到了一条正在海中打捞海星的渔船。据船长郝先生介绍,他们早晨7点左右就从红岛码头出海,到这片海域打捞海星。记者看到,一名看人员站在船头,身边的机器轰隆隆作响,源源不断地将氧气往下输送。整个管子直径五六厘米左右,不仅用来呼吸,还是潜水员上岸的工具。
过了一会,上边的工人开始拉动氧气管,两三分钟以后,一名身穿潜水服的工人从水底冒出头来。他们手上还拉着一大网兜海星,并在船员的帮助下拉上岸。
随后,其余的几名潜水员陆续从海里上岸,工作人员把输气管收到船舱里,然后从海里拉上来一大兜海星。上船以后,潜水员取下眼罩,脸上已经被冻得通红。因为在水下压力太大,需要打开耳膜,刚上岸以后听力还没有回复。记者不得不大声跟他们交谈,才能让他们听清楚。
穿好装备下海继续打捞海星
随后,高师傅也在现场给记者展示了一下他们的装备。首先是潜水衣,是可以将氧气充进去,这样一方面给他们缓解了深海中的压力,另外一方面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不过,现在海底的温度还不高,大概四五度左右。为了保暖,他腿上穿了两件棉裤,上身穿了三件棉衣。高师傅说,你看着每个人都鼓鼓囊囊的,其实都没那么胖,主要是为了保暖,要不然在水下冻得腿脚发麻,根本干不了活。
身上穿了这么多衣服,如果下海根本沉不下去。为了方便在海底工作,他们都会使用“腰铅”,根据每人的体重,胖的人更重,他使用的“腰铅”大概50斤沉。“腰铅”是由几个铅块组成,也有人为了便宜用铁块。潜水员腰带将它拴在身上,从而能顺利下潜到水底。
腰间挂上重物,方便能潜到海底
最重要的就是呼吸面罩,通过长长的管子连接到机器上,他们才能在水下呼吸。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带着压力表、指南针以及应急刀具等等。下到海里以后,这些都是他们搜寻海星、海螺必要的工具。
高师傅说,每个潜水员的能力也有区别,到了水下分不清方向,这都是靠指南针来判断。比如像现在捕捞的海星,他们会根据海星行走的脚印,按照潮水的流向寻找。一旦找到他们的落脚点,就可满载而归。
揭秘:
海星行动缓慢却是个吃货养殖户们直挠头
海星现在可以做成美味的海鲜大餐,但是之前养殖户找他们打捞上来的,全都没人要。在养殖蛤蜊和海蛎子的渔民看来,海星对于他们来讲就是“害虫”。
据了解,海星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每年春秋两季产卵,它的天敌(一些鱼类)只摄食其幼体,海星成体后几乎没有天敌,很难对付。而且,海星还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如果将其撕烂扔到海里,其被撕成块的肢体会在短时间内生出触角,变成多只海星。
养殖户们介绍,海星主要分布于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它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一些行动较迟缓的海洋动物,如贝类、鲍鱼、海胆、螃蟹和海葵等,对贝类养殖业十分有害。
高师傅说,胶州湾属于浅海,一般他们出海的地方,退潮时候七八米深,遇到涨潮能到到十一二米。他们下海抓海星,都是根据它们的习性。今年8岁的高师傅,老家在黑龙江,从30岁开始就干这个行业,今年已经是第19个年头。
清捡打捞上来的海星
高师傅说,海星、海螺这些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水温太低,海星就会退到深海里。气温升高以后,就会到浅滩上来寻找食物。
海星喜欢在蛤蜊和海蛎子等比较大的地方,蛤蜊比较大的地方海星数量多,而且个头也大。蛤蜊比较小的地方,海星数量也少。他们就根据养殖户放苗的规律,来判定哪个地方的海星更多一点。
高师傅说,海星在水里移动并不快,比蜗牛快一点。你就算激怒了它,半个小时也就移动三四米。因此,在海底捞起来并不费事,只要找到他们聚集的地方,在海里捡起来就行。
不过,别小看海星的吃货能力。虽然移动缓慢,吃起东西来却很快。如果放任不管,周边的一大片蛤蜊很快就被吃光。
去年一天七八百元今年收入减半
船主同时也是潜水员的郝师傅说,海星都是野生的,没有人专门养殖。以前捞上来的海星没有人要,养殖户都需要付费让他们去抓。现在有专门的人收购海星,养殖户们也不再付钱。养殖户们只是提供免费的海域给他们,由船主拉着他们这些潜水员进去打捞。
郝师傅说,他们这些潜水员打捞海星,跟船主是六四分成。他们将海星打捞上来,上岸卖出以后,潜水员分六成,船主分四成。海星分个头大小,大点的能卖到8元左右,小的只有三四元。
去年的海星数量比较多,很多滩涂上有不少海星。他们下海一次,能捞个三四百斤。除去各种费用,能挣一千多元,好点的能挣元。但是今年海星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今年不行,海星的数量明显少了,有时候一天忙下来只有一两百斤,平均每天挣三四百元。跟去年相比,每天的收入降低了至少一半。
高师傅说,别看收入高,但是里边冒的风险也更大。他们的这个收入,跟下潜的深度有关。下潜的深度越深,收入越高,但是危险更大对身体的损害也更大。
平常人在水里游泳,游泳完了以后都很累,在海底作业体力消耗非常快。一般人干一个小时左右,就得上来歇一歇。几名潜水员坐在船边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穿戴装备准备下海
高师傅说,他们每天早晨六七点钟出海,下午一两点钟回码头。出海之前,他们最关心的是天气。如果海上超过5级风,他们就会不出海,因为风险太大了。不过,即便如此小心,在作业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突发天气。
年左右,他出海前收听天气预报还可以,到了作业区以后就下海了。谁知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海上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海浪高达两米多。船上的人员看到情况后,赶紧把他们拉上船。高师傅说,这个时候他们离码头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而且风浪这么大,如果往码头上返回反而更危险。于是,他们就把锚放在原地,几个人紧紧地抓住船板。在风浪中等了二三十分钟,大风才终于过去。高师傅说,说不害怕都是假的,谁的心里也没底,万一浪太大船被打翻,后果不堪设想。
随气候沿海迁徙一年肯努力能挣十七八万
记者在红岛码头遇到了一位刚从海上下来的潜水员唐师傅。唐师傅说,他老家也是东北的,干潜水员十多年了。现在码头上干活的,主要是东北、河南的居多,现在20多条船出海。一条船大概个潜水员,大概有多个人在红岛捞海星。
也就是这两年海星多,他们这会才来青岛下海。为了多赚点钱,他2月10号,刚过完年没几天,就从老家黑龙江来到青岛捞海星。“趁着人少,想多挣点钱,”唐师傅说,常年的情况,他们一般都是月份才来青岛,等到海水的温度升到10℃以上,海螺就会从泥土里爬出来,他们就给一些养殖户捞海螺。
将潜水人员拉上船
等到水温继续回升,他们会给养殖户捞海参,去大连、烟台或者日照等地。到了封海的时候,他们就会南下江苏连云港,给当地的养殖户打捞海葵。等到开海以后,他们又会回到青岛捞海螺等。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10月份,不仅海水的温度很舒服,海螺还会扎堆。好的时候,一个地方就能捡到几十斤,每天挣个一两千不成问题。
唐师傅说,干他们这些潜水的也有行业,像他们这种十几米以内的,属于浅水区作业,危险相对小一些,当然挣的也少。有些潜水员在日照,深潜到20多米捞东西,每天都能挣两三千。虽然挣得多,但是这些活他们干不了,海底的压力太大,身体受不了。
唐师傅说,想多赚点钱就春秋两季多干点,这两个季节活多,但是海水的温度也低。今年他们2月份刚来青岛的时候,海面上还有冰碴子。海底的温度也只有零上一两度。
谈及如何保暖,唐师傅说他们跟在池塘里捞藕的人不一样,可以喝点白酒。如果下海时喝酒,在水底气压变大,很有可能会昏厥,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有经验的潜水员都是尽量穿厚点衣服,这样才能抵抗寒冷。
每年最早从2月份开始,一直能赶到12月初,再往后海水太冷了。一年挣十二三万没问题,如果愿意干也能挣到十七八万,但是对身体的损害也更大。
常年下水易职业病风湿、关节炎甚至股骨头坏死
干他们这一行的,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不愿意干,年龄大身体撑不住,也干不了。现在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境地,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人,30多岁的算年轻人,也没有多少。
高师傅说,胶州湾算是非常好的地方了,没有太大的风浪,海底也不深。即便如此,他们下潜到海底,冬末春初的时候,海水只有零上两三度。他们必须穿着厚厚的衣服才行,这个主要是看个人。有些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非常容易得风湿病。
今年35岁的郝师傅说,他老家是陕西,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开始了这个行业。他之前在饭店打工,每个月元左右的工资,成家有了孩子后经济负担太大,在朋友的介绍下学习了潜水,干起了这个行业。今年已经干了8年,他也算是一个老潜水员了。
刚从海底浮上来,卸下部分装备
工人正在收拾拉上来的输气绳
在海底作业,肯定存在危险,尤其是对于刚入行不久的潜水员。刚下水没经验,上边的输气设备发生故障,很多人就着急慌乱。老潜水员会冷静的解开“腰铅”,顺利地浮上水面。他也曾听说过有潜水员出事,但多发生在经验不足的人身上。
但是,从事潜水员这个行业,身体全部被包裹起来。夏天天气热,在海底闷热出汗,汗水出不来只能浸泡身体。冬春季海水太冷,刚下去就冻得发麻,干几年以后,基本上都有风湿病跟关节炎。有些严重的,还会产生股骨头坏死。
郝师傅说,现在他这个年龄基本上就算最年轻的了。虽然知道危险,但是经不起高收入的诱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总得挑起生活的重担。自己也没有什么其他技术,这个活总体来说收入比较高。因此,干了这些年也一直都没打算换行业。
为挣钱选择潜水劝自己孩子千万别干
今年8岁的高师傅,已经干了19年潜水。高师傅说,当时家里的有亲戚会潜水,自己就想跟着学。当他把这个想法跟家里人说了以后,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父母跟妻子全都不同意。
但是,他没有听他们的劝说,坚持跟亲戚学起了潜水。高师傅说,当时去工厂里打工,一天工资也就30多元,去下海捞东西,一天能挣一百多。当时儿子已经5岁了,家里各项费用开支大,为了能多赚点钱,自己狠下心选择了这个行业。在水下潜水,还是存在很大的危险。尤其一开始,那时的装备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氧气都是通过人工打压到下边,稍微一停,在海底就呼吸不畅。现在的设备好多了,保障也越来越多。
而且,有了这么多潜水的经验,他们也更加小心。高师傅说,从事他们这个行业的人,大多不愿意转行。如果去工厂的话,一个月四五千元,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一点也不自由。如果潜水的话,他们干一百天的收入,跟别人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如今,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虽然下海有很大的风险,他们也不愿意到工厂里被束缚。
清捡打捞上来的海星
将潜水人员拉上船
高师傅说,自己当时选择干潜水,是为了多挣点钱。除了冒着生命的危险,还落下了一身毛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千万不要再从事这个行业,这也是他努力挣钱的目的。
谈及未来,高师傅说再过几年就不干了。在几年前,高师傅靠着多年的积蓄,在高新区买了一套二居室作为居住点。高师傅说,他把这个地方作为中心,如果外地有活,就去外地干,一般情况下就在青岛干活。而且,潜水员基本上60岁以后都不干了。他打算再干几年,攒下一点积蓄就不干了。“退休”以后,找个小区或者工厂当保安,干一点轻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