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繁衍 >> 青未了海里有座大瓦房
文、图
肖洪莉
有人说过:如果人间有仙境一定是长岛的模样,而长岛最北端的小岛南隍城应该就是仙境中的仙境。
这里可是天然的景观,滩美、崖险、礁奇、洞神,地质奇观比比皆是,一步一景绝不是夸张,只是在这里生活长久了,不足为奇罢了。
南隍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神奇的名字,也有传说,只是传来传去传没了,目前岛上人会传的已是凤毛麟角。如佛爷礁、香炉礁、军舰礁、棋盘山、将军石、镜石、鹰嘴、石门、马蹄湾、炮台山、锯牙山、马石嘴、东菜园、南菜园、西菜园、响洞等等,山有名、地有名、礁有名、石有名,哪朝哪代起的无从查起,但都很形象贴切,叫起来也顺口。
我姥爷爱讲南隍城的故事,可惜那时的我是这耳朵听那耳朵冒,根本没当回事,错过了积累资料的最好机会。只记得他说过的“大瓦房”,如何的阔气,如何冬暖夏凉,那时我还以为是住家的大瓦房,没有太在意。
离开南隍城二十多年后,以一个旅游者身份去想好好看看这个小岛,今天就奔着大瓦房去看个究竟。
在码头,遇见了亲戚朋友听说我要旅游南隍城都笑我,一个半拉南隍城人还用这样?我觉得有必要和南隍城来一次亲密接触。
七月的南隍城真是进入了“马尔代夫”版本里,海是湛蓝+碧绿,有了湖的感觉,一池碧水清波荡漾。我要细心观察这仙境中的仙境,特意选择渔船,慢慢走,细细看。
小船开出港口,凉爽的风吹过,那么舒适。养殖的筏架都成一轮轮弯月,排列整齐,下面吊满了海带、虾夷扇贝。船从养殖筏架中穿过,抬头望眼锯牙山,三个尖锐的山头,像三个锯齿因此得名“锯牙山”。锯牙山下有一石,又大又平,叫“磨刀石”,传说关公在此磨过刀,哈哈。再走一段就是一个叫“枝旺”的地方,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开枝散叶,家和人旺吧。这里有一个几块礁石靠在一起,被称为“将军石”,像似将军身穿铠甲远望东征的战船浩浩荡荡,后面的副将双手合十,祈求一路平安!
是山又是岸,怪石嶙峋,有的像天外飞仙,有的像一组组动物的群雕,惟妙惟肖。走到一个叫马蹄湾的地方,一组礁石如一群烈马扬蹄嘶鸣。听传说在李世民征战高丽时,这里是粮草驿站,有一艘运送战马的船只在这里倾覆,这是史料有记载的,难道是那些战马点化成石。如果从山上往下看,她是送子观音,发髻高耸,怀抱婴儿,周围众仙膜拜。
话说南隍城有个叫“王坟”的地方,九个大坟头连成一片,老辈人流传说法是唐王李世民的女儿病死在这里,为掩人耳目,弄了这么多的假坟,痛失公主让他整天沉寂在痛苦之中,随行的嫔妃、大臣怎么相劝也无法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不知谁的高见,如果能让随行的嫔妃怀上龙种,唐王肯定就能解脱出来。嫔妃虔诚跪拜,跪天跪地,盼望早日有喜,结果朝拜的地方就出现了“观音送子”这一奇观,天随人愿就有嫔妃报喜了,唐王喜由心生:莫非我的公主转世投胎,再次与我相聚。于是令能工巧匠在陀佛山一处崖壁刻下“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祈福天下再无病痛,世世皆安。监督施工的官员无聊之际,在山顶巨石上刻下棋盘,对弈消遣,就是现在的“棋盘山”。这只是传说,无从考证,信则有不信则无。
一个湾就是一个滩,就会有熔洞,深浅不一。崖壁上全是海鸟的排泄物,都染成了白色。也有穴巢,孕育生命的地方。抬头看山,满山滴翠,成片金针黄花,红百合随风摇曳,天然的后花园。一路的风景都记录在镜头里。
船走过大片礁石,开船的弟弟喊了一声:“看那里有什么?”大家顺势望去,那上好像有只鸟蹲在那里,“对了,这里就是鹰石,看老鹰盯着北面是吗?吃的那面的食,拉在我们这里是金,所以,我们的日子过得好。”弟弟一脸的自豪。
拐过鹰石我们到了“大瓦房”,远望就是一双写满沧桑、被岁月洗涤而变得深邃的眼睛。
那一汪碧水下海藻舞动着苗条的身姿,绿色的是海青,咖色的是海带,鱼儿在轻盈着觅食,海星蠕动着寻找猎物,小小的海胆星罗棋布,礁石上海葵开出妖冶的花朵,设下美人计,待痴情者入坑,水下的石头山水图案也清晰可见,水面时而闪烁星星点点的金光,这不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吗?
正赶上退潮,船离最近的地方停下,如果涨满潮,“大瓦房”就只能看到“眼眶”了。我们涉水走向大瓦房,五彩斑斓的球石玲珑如玉,被海浪千锤百炼的它们细腻光滑,铺满了“大瓦房”前,像一层层台阶,我们拾阶而上,幸运看的是很圆的球石,如果遇见大风大浪就会被抽进大海,换一波其他的了。一股凉气扑面而来,姥爷说过这里冬暖夏凉,他们在海里干活流水不合适时经常在这歇脚,大自然的空调房,好一个凉爽,仿佛一下走进另一个世界。
走进洞内,那清爽的感觉不是空调能给的,用南隍人的话说:“冰凉冰凉地。”好大的空间,看出洞壁好像雕刻了壁画,图案写意,有光滑如镜的,也有凹凸不平的;仔细看看,像山水、像花卉、像飞禽像走兽,你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考验脑力。透进的阳光能照到的地方金碧辉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浪来雕琢风来帮忙,让山有了洞,让洞有了景,千年的功夫万年的定力,为神仙打造的居所。大洞是客厅,小洞是卧房,侧洞有些小应该算是厨房,布局有先见之明。姥爷念叨的“大瓦房”,还真像这么回事。过穷日子的时候可能他们做梦也想拥有这样的三间大瓦房。如今清一色的别墅是南隍城人富足生活的体现。
可能是昨天刚下过雨,洞内水滴落下的声音都很美妙,清脆悦耳,富有节奏感。还有鸟的穴巢,真会选地方。凉爽的感觉更不想出去和骄阳对话,脚下的鹅卵石都带有图案,花鸟鱼虫、山清水秀、瓜果蔬菜、人物,要啥有啥,哪一个也是心中的宝,就看慧眼识物了。但它们不属于哪个人,最好让来过的人都有机会看到。
在这里喝茶聊天,踏浪听歌,把酒吟诗,那可是神仙一般的存在。顷刻间尘世的烦恼抛进了大海,一个崭新的自己轻装出发。
开船的弟弟开始催我了,涨潮了,我在那里盯着球石还没有看够,哪一个都爱不释手。最终还是轻轻放下,让它们陪伴大海,陪伴更多的人。
回望“大瓦房”,北面这里也有景,崖壁上有一石猴蹲守,顺着石猴往下看,有一老人头挽发髻,身披蓑衣正在独钓一池春水,难道“大瓦房”是他们修炼的地方?神仙居所。
前面还有更美的风景,只能和“大瓦房”挥手再见,我还会再来,一定要感受一下大瓦房冬天不一样的温暖!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南隍城走一遭,品尝不一样的美食,体验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演绎一场更精彩的仙境传说!
(特别感谢王茂林先生提供相关素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