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

基层社会治理进入智治时代

发布时间:2023/1/2 20:21:05   

乌镇植材苑小区智慧安防。受访单位供图

遇到纠纷问题不用到处跑,即便一方当事人无法到场,也可通过扫码身份认证申请在线调解。一枚“桐解码”,将矛盾纠纷化解搬上了“云端”。

聚焦社会治理,需要数字化的“硬核支撑”。作为三治融合发源地和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我市依托基层治理先发优势和较为成熟的互联网基础,推动平安建设加“数”前进。

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员在村里,法官在法庭,因一笔4万元工程款积下的陈年矛盾通过视频开启了调解。最终,在经办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劝导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凤鸣街道矛调中心近期运用“共享法庭”化解买卖合同纠纷的场景。

今年以来,桐乡法院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屠甸镇海星村为试点,率先在嘉兴上线“共享法庭e站”,提供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庭审、网上法治宣传等智能司法服务,真正让矛盾纠纷在“家门口”解决。

目前,“共享法庭”在我市各镇(街道)、村(社区)均开通了账号,累计化解纠纷30余件,覆盖人群余人次。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基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在乌镇,智慧安防小区已经成为增强植材苑小区居民安全感的“细胞单元”。站在脸部识别区,对准大门右侧电子屏幕,不到3秒钟,小区居民沈大伯在家门口实现了“刷脸”进门。

得益于整体智慧安防建设,智慧安防小区拥有烟感、消防、防盗、防高空抛物、楼门人脸速通等自动识别监控报警技术,小区的监控视频还会传输至乌镇派出所,极大提升了小区的安全性。

“眼下,新技术不断革新,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求,我市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与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司法所,建成全省首个5G智慧法庭。

在疫情防控中,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网络直播等一系列智慧化手段的运用也渗透到了城市运行和便民服务的角角落落。让数据“跑起来”,“智治”的力量在我市社会治理中不断释放,也让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安全感和高效体验。

群众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是更多看不见的数据在跨部门间悄然涌动,推动着流程再造、系统优化、应用创新。我市谋划了12类、60余个“四治融合”场景应用模块,推动治理需求即时感知,群众响应一键可达。

紧扣“整体智治”要求,我市于去年推出的县域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指派、调处、研判数字化平台“桐解码”,也正为三治融合“桐乡经验”提供数字赋能。目前,“桐解码”已升级成“浙江解纷码”,相关做法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在数字赋能下,百万桐乡人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平安桐乡这块“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