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星 >> 海星的繁衍 >> 胶州湾海星从泛滥吃到涨价,只要五天
有个玩笑话是“别管什么东西泛滥成灾,中国人准能琢磨出它的吃法,然后吃到需要养殖的地步。”
虽然只是开玩笑,但是最近一则新闻的走向却真正证实了这一句话。
海星泛滥,怎么办?
3月14日,各大媒体报导山东青岛胶州湾附近海域出现大量海星。这种被渔民们称作“海底蝗虫”的生物以贝类为食,且每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吃,所过之处片甲不留。
要知道胶州湾附近多的是蛤蜊和生蚝的养殖户,而最近正是春季苗种底播工作开始的时候。这个时候海星大举进犯,让附近的养殖户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此次受灾面积约10万亩,造成经济损失预计高达1亿元!
海星光临近海不是新鲜事,19年三沙市的就曾开始了世界首次的大规模人工清除活动,并且在当时短短七天内就清理出4.5万只海星。
海星又来了,怎么办?人工捕捞。
渔民们采取多种方法捕杀海星,高峰时一船就能捕捞四五千斤!
在媒体不断曝光下,各地的海鲜爱好者对海鲜打起主意,在专家确认过“有微量毒性,不要过度食用”之后,胶州湾的大量海星运往外地。截止3月16日,当地渔民就捕杀了45万斤海星。
但是随即而来的新闻走向让人哭笑不得,3月19日媒体报道,如今的海星今非昔比,在大量食用下,当地海星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原来4块的收购价也涨到了五块五左右。
海星,被吃涨价了!
根据半岛都市报记者的走访,当地海鲜市场上没有多少海星,反而都被大量运往外地,且还有不少外地客商等着收货。
3月22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介绍,目前海星密度已经大幅下降,周六打捞数量为斤,并且单位面积的海星密度也明显下降。
海星泛滥的问题解决了,渔民们的正常生活生产也开始了,目前不少渔民开始进行蛤蜊苗的投放,不用害怕海星的疯狂进食。
同时,从14日海星泛滥的新闻爆出到当地收购海星涨价,甚至不到五天的时间,不少网友调侃:“想在中国泛滥,门都没有。”
虽然这一次的海星危机依靠国人的“嘴”暂时解决了,但失衡的生态系统造成的生物入侵,不可能每次都光靠吃解决。
根据专家分析,本次海星爆发主要有三点原因:1、海洋生态环境变化;2、海星的摄食习性,造成海星在养殖区泛滥;3、天敌生物数量减少。
而这其中又有多少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呢?我们不得而知。
来源:新农堂
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