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

青岛海域遭白泥蚂入侵这到底是啥生物

发布时间:2022/8/24 19:18:56   

近日,青岛部分海域的渔民遇到了烦心事,他们所经营的海滨养殖场所放养的蛤蜊苗、牡蛎苗出现了大量减少的问题,在投放相同海鲜苗的情况下,产出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可以从他们捕捞过后的“产品”中一窥端倪。有渔民反映,在捕捞后的“海货”里面,除了蛤蜊、牡蛎这些海鲜之后,出现了海星、“白泥蚂”这些其他物种。

提到海星,大家或许不会太陌生,这是一种海洋中常见的软体动物,这种动物看上去软萌可爱、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实际上它们却是地道的食肉动物,主要捕食海洋中的各种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喜爱吃甲壳类和贝类动物,而渔民们养殖的海鲜产品,又以这两类动物居多。海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过度捕杀猎物的习性,在它们所捕杀的猎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供它们食用,其余的杀死了就杀死了。因此,如果在养殖区中出现过量海星的话,无疑会导致巨额损失。

此前,在青岛海域,每隔几年都会发生海星泛滥的问题,由于海星的寿命较长、不需要交配即可实现体外受精、繁殖能力惊人,而且大多数的海星不能食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控制难度很大。在海星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青岛海域又发现了大量的“白泥蚂”,真可谓一波不平一波又起,着实让人伤脑筋。

很多人应该对“白泥蚂”很陌生,甚至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实际上,“白泥蚂”的学名叫经氏壳蛞蝓,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壳蛞蝓科壳蛞蝓属。从外形上看,它们通体呈乳白色,体态以卵圆形和方形为主,身体基本上半透明的。“白泥蚂”的外部也包裹着一层薄壳,一般壳的宽度在2厘米左右,壳体也呈现乳白颜色,具有较宽广的开口。

“白泥蚂”的生长速度较快,而且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由于它们的腹腔内长有比较发达的牙齿,因此能够捕杀蛤蜊、牡蛎等贝类动物,当锁定目标之后,这些贝类根本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从分布上看,“白泥蚂”属于温带性物种,在我国的东海、黄海和渤海的近海海域都有分布。不过,今年在青岛海域大规模发现它们的身影,尚属于首次。

“白泥蚂”这种动物,从目前监测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海域,虽然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发现了它们的身影,但是由于当时它们的数量还比较少,又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因此对它们的相关生物学研究非常少,即使到现在,如何对付这样的“本土物种”,科学家们办法也不多,甚至连对它们的基本生态学特征和习性都知之甚少。

从目前情况看,对人工养殖海鲜产品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海星和“白泥蚂”这两种有害生物了。对于海星的控制,现在可以凭借着增殖流放、提供基质附着条件等来进行防治和空间性移除,而且部分海星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比如食用或者入药,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市场,可以通过捕捞来弥补一部分损失。

而“白泥蚂”这种生物,由于对其生态学的认知不深入,因此在防治方面人们普遍感到力不从心,而且“白泥蚂”的体内含有一定的生物毒素,如果吃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现在渔民们能做的,就是开足马力来进行捕捞清除,要想从根本上清除根本不太现实。

从目前渔民捕捞的这两种生物来看,它们俩往往是伴随着出现的。对于海星来说,能够捕食很多带壳的软体生物,但就是不吃“白泥蚂”,感觉就像它们俩事先“商量好”的一样,着实让人们感到诧异和苦恼。

之所以近年来青岛附近海域海星、“白泥蚂”种群数量爆发,原因既与它们在特定海域适应能力强、产卵量大、繁殖迅速这些自身因素有关,同时也可能与这一海域温暖舒适的海域环境、食物量丰富以及天敌数量较少有关。目前,为了消除这两种有害生物对海产品养殖的影响,当地已经出台了相关措施,允许部分渔民在划定区域使用地笼网和底拖网进行除害。

后续,我国的科学家们将围绕青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重点针对海星、“白泥蚂”的生活习性、适宜的生存环境、迁徙习性、食物链构成等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海洋环境资源的角度阐释两种有害生物侵扰和增殖的过程,从而制定相应的防除和预警机制,而这个研究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没有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推出以前,只能依靠人工的手段被动地加以打捞去除。

“白泥蚂”这种生物在青岛首次大规模出现,不但给当地渔民带去了极大困扰,同时也给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有一个妥善、有效的处理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1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