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龙
(接上篇)
▲浮潜。
在卢纳将军城(Generalluna)的海天酒店(SeaskyResort)住宿,碰到一个来自上海的黄姓游客,他告诉我,从二零一七年,第一次来菲律宾后,他和家人年年都要来,他说:“我中了蓝毒了”。
我悄悄地百度了一下,这里的中毒是指某项体育活动,因为玩了以后,就会被迷住,所以被比喻为中毒。“蓝毒”是指潜水,“白毒”指滑雪。他说,来了这里之后,才知道了为什么说“蓝色的海洋”,知道了“什么叫走向深蓝”。
这是一个刚过半百的中年人,说话蛮有些诗意,带着明年中考的儿子,“得赶紧回去,儿子明年中考,要回去补课了”,“老婆今年没有请下假,不能同来”,话语中不无遗憾。
来这里游玩的人,都是早出晚归,能在一起聊聊天的时间只有早餐那一会儿。由于没有直达航班,中国人相对较少,但比我前两次来这里,中国人已经显著的在增加。
偶尔的聊天中,我发现很有一部分人不是第一次来,像我这样第三次来的游客,次数竟然不算多的,好多人都是来了一次以后,就不可遏制的想下次再来。
锡亚高是一个群岛,有大约一百来个附属岛屿,主岛就是锡亚高岛。全岛共有九个市镇,都在海边,最繁华的是达帕和卢纳将军城,这里有着岛上最大的港口和市井繁华,尽管这个繁华在国人眼中还不如一些大的乡镇。
到锡亚高旅游,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冲浪,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冲浪资源,有十多个冲浪点,其云九(Cloud9)更是世界十大冲浪胜地之一,毎年的九、十月前后,都会有世界级的冲浪比赛,届时还会举行盛大的民俗和庆祝活动。
▲云九。
云九原来是没有大门的,一条不长的弯曲土路直达海边,连接着观赏栈道,来冲浪是不收费的,海滩随便进。
可能是商业意识的提高吧,现在这里修了一座不算大气的大门,“此路是我开,此门是我建,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进入冲浪现在要收门票了,每人五十比索(大概不到七元人民币)。
但实际上公路旁边到处都能进去,只要你不走大门,哪里进去都不收费的。从社会发展来看,这应该是一种市场化的进步吧。
云九原来有一座木质栈道和两层的观景台,在二零二一年十二月的特大台风中被损毁了,新的栈道和观景台正在原址上修建,一个不算复杂的建筑,一年半了还没有建好,这速度也令人跌眼镜了吧。
现在的云九大门口,时刻聚集着十来个年轻人,看到“三蹦子”、“莫迪卡(一种两排座的公交车)”、私家车,摩托车,不论什么车,只要在此一停,立刻就会争先恐后地来问:“冲浪吗?”然后把你领到他所属的冲浪店里,自然会有人对接后面的所有活动。
这里各式的建筑,还是以锡亚高本地的木屋为主,依然如五年前一般简陋,但各家的冲浪招牌却极其醒目,彩色的冲浪板立于房前,身材匀称,肤色黝黑的男女教练殷勤地招呼着前来的客人。
不长的沙滩上,教练和冲浪爱好者连说带比划的交流着,教练在沙滩上认真地示范,学习者站在冲浪板上认真地模仿,不时地曲腿扭腰,努力学着掌握平衡;有时趴在冲浪板上做出划水的动作。基本要领掌握后,在教练带领下走向海上浪点,开始充当“弄潮儿”了。
学习者站上冲浪板,在教练的保护下,随着波浪起伏扭动着身躯,驰骋在浪尖波谷,摔下来,就,抹抹脸,牵上冲浪板,重新再来。不少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基本要领,能够像模像样的在波浪上冲出一段距离了。
跳岛游是游客的又一重要活动。从锡亚高岛的达帕(Dapa)或卢纳将军城出发,可以跳去游玩的岛屿很多。
▲泻湖即景。
最受游客欢迎的三岛游,可吉利岛、泻湖,潮汐泳池,水母湖等等,看游客兴致,只有你没有想到的美景,去了就会赞不绝口。即使不跳岛,锡亚高岛也具有着独特的风情和美景,环岛游也是游客的另一个极具兴致的活动。
可吉利岛(Corregidorlsland),是锡亚高群岛中比较大一个岛屿,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庄。游人去看珊瑚和其他岛屿的时候,往往在此休憩并进午餐。
这里沙滩洁白干净,玻璃般透明的海水,高大的椰树下几座寮屋,岛主人贴心地安装了WLAN,设置了更衣室,使得可吉利岛更具舒适性。沙滩上的躺椅、吊床上,有人惬意的享受着日光浴,也有人捧着手机在网上冲浪。
浅滩上的浮床,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嬉水的欲望,年轻人可以打沙滩排球,尽情发泄着旺盛的精力。小憩后再沿着村中的萋萋芳草路径爬山,欣赏海岛上难得的一片草原风光,然后战战兢兢地爬上倾斜的椰树,在大海、草原、椰树和蓝天白云浑然一体的旖旎风光里留下美丽的倩影。
▲空中俯瞰的红树林。
泻湖(sugbalagoon),一个非常形象的地名。泻湖不像海,真像一个湖。逶迤连绵的丘陵,覆满郁郁葱葱的红树林,遮蔽着大海的磅礴。圆圆的红树林岛屿,好似撑开伞面的硕大蘑菇,漂浮在碧蓝的海水之上。
螃蟹船穿行其中,如果没有不时激起的浪花打在脸庞上,带点咸咸的味道,直犹如置身于苇湖藕荡。那海水就像一汪碧绿的湖泊,翡翠般晶莹剔透;又恰似一面硕大的镜子,把蓝天白云照在其中。
船泊在“湖”上,船上有一个你,“镜子”中还有一个你。船工轻轻一篙,涟漪微微洒开,人影、船影,还有蓝天白云,也随着涟漪轻轻摇晃,荡漾开来。
一座几根柱子支起的简易建筑,八九张粗糙的桌凳,一个三米多高的木制跳台,粗粝的设施搭配着原始的“湖泊”,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这天然的景观每天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打卡。这里原来是可以加工吃海鲜的,后来为了环保,当局取缔了这一服务项目,但是人气却没有因此而降低。
简单的木制桌凳,胡乱地堆放着游客的衣物包裹行囊,帅哥美女排着队去跳水。看别人跳水也是游客极有兴味的一件事情,美女们会扭动着腰肢,袅袅婷婷登阶而上,面对朋友,搔首弄姿先留下倩影,然后勇敢地一跃而起,“扑通”一声,溅起一片水花。
也有人登台时气壮如牛,雄赳赳走上跳台,到尽头却秒怂,三番踮脚跃跃欲试,两次返回被观众起哄,最后闭上眼睛,大喊一声,跳入水中。还有的走上跳台,就是为了做几个姿势,把跳台当T台表演一番,让朋友为其留下美照,然后大大方方地走下跳台。
那个小小的跳台,早已超出了跳水能够带来的乐趣了。跳台下,根本没有汪洋之感,“湖”面上人头随浪起伏,小船、滑板轻盈划过,直把一个汪洋大海玩出了“湖”的感觉。
在跳岛的路上,我还特别喜欢“看海”。原来对“看海”这个词,我很不以为意。在国内我也曾去过几处海边,觉得海有什么看的,不就是一片水吗?即便是“海”水,无非大一些罢了。
来到了,直到真正的出海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浅陋。不出海怎能感受海之博大,不出海怎能深谙海之律动!
看海!海是大有可看的。早看红日蓬勃跃出海面,晚看夕阳映红海面,早已为大家所熟知的了。然而出海,到海上看海却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为了安全,稍有风大浪高,就会禁航,作为游客永远不会有狂风巨浪的体验,不会有面对风浪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机会。在平静的海面上,我们是去海上“游玩”,是在“欣赏”,是去体验“海之韵”的旅行。
▲可吉利岛。
我们曾经乘坐过一种小小的游船。是那种船两侧伸出长长蟹脚的螃蟹船,长不到十米,宽约一米,除了两名船工,只能坐六名游客。随着游船前行,海水变幻着不同的色彩。码头边的海水是浅浅的,透明无色,浅色的沙砾,白色的贝壳,被海水温柔的抚摸,发出轻柔的的海浪声。
随着船行,海水开始有了颜色,先是浅浅的蓝色,随着海水越来越深,颜色也越来越蓝,浅蓝、乳蓝、绿蓝、深蓝、黑蓝,一直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蓝。
小船随波起伏,船头时而跃起,时而落下,海浪不停地拍打着船底,发出“咣咣”的撞击声,不时激起的一个浪头,毫不客气地泼洒到游客身上。
阳光照挥洒下来,船的阳面海水是亮的,蓝的清爽;船的阴面,颜色更深,更深邃幽暗。船在海上起伏,人在船中不时发出笑声和惊叫声。
离目的地越来越近的时候,海水的颜色又会渐渐地淡了下来,浅色的是沙,深色的是海藻,水下的小鱼沙砾贝壳海星海藻无不纤毫毕现。一路行来,海水荡漾,浪遏飞舟,海风拂面,海天一色,海之“韵”才有了一点点的体会。
假如你回来晚了,夕阳送你回家,抬眼望去,近处海水的蓝色愈发深了。由近及远,蓝色的海面上,跳跃着一团团火焰。在海天相接的地方,一片绯红,分不清哪是晚霞,哪是海水。在迷蒙中,你突然觉醒,想要拍一张漂亮的夕阳晚照时,那晚霞却一层层的沉入到天际的海里去了。
潜水,也是锡亚高旅游上另一大特色。深潜,主要是洞穴探险。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这里的海下有着许多或浅或深,或大或小的洞穴。由于良好的水质,一般不需要照明设备。这种深潜活动,不是一般人玩的,需要考了潜水证才可以的。
同住酒店的来自安徽的一家三口,男主人告诉我,他在二零一二年考了潜水证后,就像中了毒一样的每年都要几次到东南亚去潜水,因为这里的服务好,水质佳,而且价格便宜。
但近几年来了菲律宾以后,其它国家就不去了,相比而言,这里的商业化没有发展起来,甚至有些原始,所以水质极佳,且更便宜。他一家三口,他和上大学的女儿两人,都是潜水爱好者,都有潜水证,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对大海的深深迷恋。
还有一种潜水叫浮潜。会游泳就行,你只需带上泳镜,口含呼吸管,把头埋入水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珊瑚水母热带鱼,而这种一水之隔的美景是水面上绝对看不到的,是你来了还想来的最大动力。
▲似花非花的美丽珊瑚。
在锡亚高由于海水纯净,哪里都可以浮潜,可以任意欣赏水下的美景,享受着不可比拟的快乐。浮潜最出名的景点是水母湖和珊瑚岛。
这些个小精灵,对水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珊瑚无法成礁,但却有其它地方不具备的,更加奇异的,多姿多彩的形态,幻化出独有的绰约风采。(未完,待读)
编辑:毛秘《白浪情》